教务通知[2022]第54号
各部门、各学院:
通识选修课程是面向不同学科背景学生开展的,着眼于学生的精神成长、能力提高和知识结构优化的教育。为进一步建设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高质量的通识课程,丰富学校通识教育课程资源,示范带动全校通识课程整体质量提升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。根据《徐州工程学院关于加强通识选修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》文件精神,学校决定启动第五批通识选修课程(以下简称通选课)建设立项遴选申报工作,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:
一、申报类型
1.通选课类别分为自然科学类、人文与社会科学类、艺术类、体育健身类、创新实践类(第二课堂)等五个课程模块。优先支持工程认证、创新创业、劳动教育等有关的课程申报。
2.通选课设置有利于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,学习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、思维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,应对学生的价值引导、心智培育和知识拓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鼓励跨学科背景教师联合申报。
3.通选课应具有较强的学科覆盖性和渗透性,其课程内容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。
4.通选课教学内容应结合所属课程类型的特点,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,充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。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实际,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、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。
二、建设原则
1.基本性:课程应有利于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思想体系,凭借这些方法和思维模式来获得知识,了解自然、社会与人类自身的问题。
2.综合性:课程应对不同学科领域的内容和知识进行融合贯通、综合交叉,提供学生分析问题的多种视角,多元化的认识视野和多角度的思维方式,启发学生的心智。
3.目的性:让学生获取广泛的知识,特别是通过知识的学习,发展完备理性,培养优美情感、塑造健康人格,从而促进学生协调发展。
4.方法性:要注重教学方法的传授与启迪学生研讨思考,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,提供课题模拟、项目参与、社会实践、角色扮演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,形成独具特色的通选课。
三、申报与遴选
每门课程负责人为1人,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,团队成员不得少于2人。开设过相关课程且教学效果良好的讲师亦可作为课程负责人申报、鼓励各级领导和教授申报、鼓励跨学科组建课程团队申报。
四、基本要求
1.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注重对系统知识的整合,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方法,避免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,致力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,让学习成为创造性思维的过程;以学科内容为载体,融合不同学科领域的内容,以社会中存在的热点问题为导向,提供分析问题的多种视角,着重培养学生多学科思考问题的能力;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与大学生的学习、生活紧密相连,对其身心健康及个性发展产生积极影响。
2.教学重点应是启迪思路,讲解方法和知识的要点,培养学生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知识的细节或事件的详细经过应当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掌握。
3.教学设计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改革,鼓励使用先进教学手段,提倡运用课堂模拟、项目参与、社会实践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。课程考核重点应放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性评价,鼓励形式多样化考核方式。
4.教学环节应包括课堂讲授、课外阅读和练习以及课堂讨论或创新创业项目等多个部分。应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目录,并对学生提出必要的课外阅读量和练习量的要求。还应通过讨论和撰写报告、小论文等办法,检测学生学习的质量。鼓励多位教师联合以讲座或辅导形式授课。
5.应按照OBE理念组织教学、规范教学资料,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,考核以能力为主,考核方式应多元化,且要达成课程的教学目标。
6.立项课程必须将建设内容上传至学校网络教学平台,作为课堂等辅助手段加强课程建设。
7.课程学时与学分原则上应为32学时/2学分或16学时/1学分,为保证教学质量,每位教师最多可申请开设2门通识选修课程。
8.申报项目与已立项课程相似的,不再受理申请。
五、课程管理
1.教务处负责组织专家对申报课程进行评审;通过立项评审的课程,建设期三个月,建设期满后,经专家评审通过验收的,同意开课。对未通过验收的课程取消其立项资格。
2.通过立项建设的通选课,建设期内不得随意更换课程负责人。如特殊原因确需更换课程负责人,需提出书面申请,征得教务处批准。
3.各类同意开课的项目必须保证至少开设3个学年或6轮次。
六、提交材料
请各学院于2022年9月12日报送《徐州工程学院通识选修课建设立项申报表》(附件1)、《课程教学大纲》和汇总表(见附件2),建议同时提供目前已有的课程建设情况说明。学院对课程负责人资格及课程内容的政治性、学术性等进行审核。同时提交电子材料。
联系人:高原 电话:83105909(5909)
教务处(教师教学发展中心)
2022年6月19日